2024年12月21日 星期二 21:10:06

申请入会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智能化招标投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3-12-04

近年来,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得到了国家重视和全面推行,招标投标活动更加高效、规范、透明,同时节约了资源和交易成本。但以人为核心的招标管理和决策机制并未改变,而自然人存在认知局限性和行为灵活性,无法摆脱个体主观意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变革加速兴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赋予了计算机等设备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思维、学习和决策能力,为招标投标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往招标投标活动中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和决策风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逐步具备了智能化解决的基础。


招标采购战略制定智能化



1.数据互联共享

采购计划和招标方案是招标采购战略的体现,不仅要以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思维进行考量,还需要以系统性、完整性数据分析进行辅助决策。通过建立供应链信息体系,联通供应链各系统,打通数据壁垒,汇集供应链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库存、市场价格、生产物流、供需情况、供应商信息等诸多信息要素一体化融合。

2.数据标准化处理

供应链数据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供应链数据有效利用率,影响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现阶段,供应链各方从不同角度切入,多点建设了许多单链业务系统,形成了大量的多源异构数据,难以关联和利用。通过建立数据处理系统,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提炼、整理等有效处理手段,形成标准化可用数据,奠定挖掘数据价值的基础。

3.招标采购战略推荐

现阶段,招标采购战略依靠人为决策,个体人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同时受经验、思维等因素的制约,且效率较低,易出现决策失误。通过建立招标采购战略智能化推荐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学习历史采购数据,加以市场环境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得到最优的采购批次、时间、数量、价格预测、评审条款和内容等关键采购战略信息,基于多维考量推荐招标采购战略。

4.快速咨询通道

一些特殊项目,如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个性化程度较高的非常规采购项目,缺少可直接获取和利用的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收集资料,且不易获取关键有效信息。通过建立咨询服务系统,提取、整理项目需求,匹配查找相关项目案例,同时搭建招标单位和行业专家的桥梁,根据项目特点快速匹配行业专家,实现网络远程咨询,突破时空限制,节约沟通和差旅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招标文件编制和信息推送智能化



1.招标文件智能编制

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和深度,关系着整个招标工作的质量甚至成败。现阶段,招标文件标准文本为了扩大其适用性,内容及条款多注重共性特征,在使用时部分内容和实施细则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还需考虑项目个性化特点,所以招标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和经验对招标文件编制质量有较大影响,对招标工作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建立招标文件智能编制系统,在集成各类招标文件标准文本的基础上,对标准文本进行迭代升级,并创造延展新型项目标准文本。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识别招标方案,抓取关键信息,细化招标方案评审内容、评审方式、评审依据,匹配形成结构化招标文件。

2.招标信息精准推送

现阶段,大型国有企业大多已建立了自己的招标信息发布媒介,同时互联网中以收费为目的的第三方招标信息平台鱼目混珠,部分潜在投标人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获取到招标信息,以至于招标信息虽公开发布,但实际的公开范围和效果有限,易出现投标人群体固化和区域化,影响竞争择优的效果。企业可以建立招标信息整合平台,汇集媒介发布的真实招标信息,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潜在投标人业务范围和关注方向,通过项目属性、范围和潜在投标人业务范围、日常关注等信息进行科学配对,并向业务相关或关注的潜在投标人精准推送招标信息,进一步扩大招标信息传播度。


投标便捷化



投标文件作为现阶段唯一评价投标人的载体,投标人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整理材料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而编制人员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投标文件的质量,易出现因低级错误、缺项等问题导致否决投标或不予评分的情形,无法反映投标人的真实情况。通过建设快捷投标辅助系统,协助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和投标操作,在基于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应用基础上自动获取投标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财务状况、人员设备、经营业绩等关键信息,再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快速整合形成结构化投标文件,这种“快捷编制+辅助操作”的投标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规范投标文件格式和内容,让投标更简约并杜绝缺项等低级错误。投标人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编制技术方案、服务方案上,而非投标文件本身。


评审智能化



评审是招标投标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质疑投诉的焦点。评审工作组织是否严密,评审过程是否公平、公正将直接影响招标结果,现阶段评审工作过度依赖评标专家,容易受个人因素影响,无法完全保障公平、公正、客观,难免会出现评审错误或主观臆断的现象,如何让评审更加客观、公平、科学、高效一直是招标投标行业探讨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1.专家科学匹配

因产业布局和地域局限性的影响,会出现“专家不足、专家不专、专家常委”等现象,对评标专家精准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专家库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联动,实现评标专家自动更新,持续优化专家库结构。根据项目特点智能选取专业类型、技术等级等因素合理匹配的专家,以评标专家出席率、履职评价等情况动态调整抽取概率,降低或屏蔽履职不当的评标专家,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降低资源错配率,提升专家资源利用率,发挥专家资源优势。

2.远程异地分散评审

现在,评审工作已逐步从传统集中评审迈向远程异地分散评审新模式,实现不同区域专家资源共享、协同,使“远隔千里同评一标、近在咫尺异标同评”成为现实。随着信息技术和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软件功能、硬件设备进一步融合和统一,无需建设现实评审工作场地和设施,通过建立网上虚拟评审会议室,应用手机或AR/VR等硬件接入虚拟评审会议室即可开展评审工作,彻底打破地域和设施的约束,调动更广泛的专家资源。

3.虚拟工作人员

开展评审工作至少需要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跟随,主要负责现场组织、协助专家等工作。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和工业化应用,可以通过生成数字人成为虚拟工作人员,以视听觉指导方式实现专家身份认证、现场组织、纪律监督、协助资料查证等场景,并引导评标专家进行评审操作,甚至无需人工操作,通过发出指令的方式进行人机交互完成评审工作。

4.智能评审

现阶段,评审工作需要评标专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逐页查看,时间紧任务重,评审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遗漏、错误和主观臆断,专家本身的素质和态度也对评审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打破过度依赖评标专家的评审模式,是招标投标行业一直研究寻求突破的关键点。通过建立智能评审系统,革新评标模式,把评审内容设计成独立的结构化子模块,把招标文件评审要求和投标文件响应内容、证明材料“点对点”地清晰呈现,突出核心评审要素,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评审。

客观内容评审,智能评审系统可以对价格、资质、业绩、技术参数等信息量化,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自动核验投标文件信息真实性,自动获取投标人信用、法律纠纷、履约评价等信息,了解投标人信用和运营情况;应用人工智能判定客观评审内容与招标文件要求的偏差并作出标记,自动给出判定结果,同时系统可以通过追溯网络IP、MAC地址、股权穿透、内容筛重等功能,防范围标、串标行为,减少大量的人工评审及复核工作。

主观内容评审,智能评审系统可以协助评标专家对投标人及其投标文件进行全方位、全角度的分析,一是应用供应链信息形成投标人画像,将投标人信息概况清晰体现和对比,智能分析各投标人的综合水平;二是对技术方案、服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非结构化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关键评审要素,参考同类项目中的关键要素,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体现评审规则、投标信息和评审得分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训练结果反复验证和持续优化,为评标专家快速定位内容关键点并给出评估分值,提升评分结果的科学性。

随着海量招标投标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人工智能不断深度学习和迭代升级,系统模拟评审能力趋近甚至超越现实绝大多数评标专家,且评审更加快速、全面、多维,那么那些技术成熟和常规运营性项目就可以引入虚拟评标专家模式,即系统生成不同专业类型的虚拟数字人评标专家,代替部分或全部自然人评标专家,自动完成评标工作,同时评审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不再需要实体化的评标场地和设施,全天24小时实施评审,大幅降低招标成本、提升招标效率。


辅助定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关于修改〈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将确定中标人的权力还于招标单位,赋予招标单位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中标人的权力,那么招标单位如何合法、合规、合理的使用这项权力,即是廉洁风险点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稍有不慎则会引起异议投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所有中标候选人进行画像,一方面查证中标候选人是否存在不符合中标条件的情形,另一方面根据履约能力、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资源消耗等不同维度列举所有中标候选人的优劣强弱,并综合评估辅助招标单位选择最适合、最满足项目需求、最有利于招标单位的中标人。


智能监督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招标过程的监督更加高效和深入,为智能监督体系奠定了基础。通过建设智能监督体系,能够聚合招标管理和实施等系统中分散的风险点、关键点,利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数据追踪等技术实施“视频+语音+数据”智能监督,实现对招标投标活动动态监测,发现异常或风险及时警告纠正;同时能够快速、准确捕捉招标投标活动全流程数据,将数据可视化,直观展示和智能分析,进而发现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形成直观、多维、实时、联动、渗透式的智能监督。


后评价



招标项目后评价是改进招标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建立项目后评价系统,关联ERP、合同管理、承包商管理等系统,对招标时效性、评审内容、评审结论、中标人履约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支撑供应商画像更加全面和多维,协助评标专家动态管理,为招标管理和实施改进提出科学建议。


结束语



智能化招标投标体系的构建,为招标投标行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智慧翅膀”,将供应链、信息链、产业链、价值链一体融合,突破了招标管理实施瓶颈,助推了招标投标行业大跨步发展。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23年第4期

免责声明:引用会标注来源,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